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(yī)學知識 > 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 > 列表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 共有 108 個詞條內容

三、肺臟超聲的局限性

    任何技術均難以達到盡善盡美、無須改進的地步,肺臟超聲在國內外雖然已經開展了很多年,但仍然屬于一種新技術。因此,當采用肺臟超聲作為肺臟疾病的常規(guī)檢查和監(jiān)測工具時,要注意它的局限性。首先,掌握肺臟超聲檢查技術和對圖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參考文獻

    [1]LICHTENSTEIN D A,MAURIAT P. Lung ultrasound in the critically ill neonate. Curt PediatrRev,2012,8(3):217-223.[2]LICHTENSTEIN D A,MENU Y. A bedside ultrasound sign ruling out pneumothorax in thecritically ill:Lung sliding. Chest,1995,108(5):1345-1348.[3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一、發(fā)病率

    早產兒RDS 的發(fā)生率與胎齡和出生體重密切相關。胎齡越小、出生體重越低,發(fā)病率越高,如胎齡小于28周者發(fā)病率為80%,29周為60%,32~34周者為15%~30%,35~37周者為5%,39周者幾乎為0;出生體重低于750g 者發(fā)生率為80%,750~1000g 者為55%[1]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二、病因與發(fā)病機制

    1. 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 PS 是一種磷脂蛋白復合物,由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合成和分泌,覆蓋在肺泡表面,降低肺泡表面張力,保持功能殘氣量,減少液體自毛細血管向肺泡滲出,穩(wěn)定肺泡內壓,防止呼氣末肺泡萎陷。PS 缺乏時肺泡表面張力增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三、病理生理變化

    既往,根據(jù)特異的病理改變,新生兒RDS 被稱為HMD。組織學檢查可見肺泡充氣不良及萎陷、肺泡內膜大量纖維素沉著形成透明膜、細胞碎片及大量紅細胞滲出(圖4-1),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缺乏、肺泡表面張力(即肺泡回縮力)增加致半徑最小的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四、臨床表現(xiàn)

    出生時情況尚好或有窒息史,出生后不久(6h 內,多為1~3h)出現(xiàn)進行性呼吸困難,12~72h 病情達高峰。表現(xiàn)為呼吸急促、青紫、三凹征、鼻煽等,伴呼氣性呻吟,以后呼吸不規(guī)則,可有暫?,F(xiàn)象。呼氣性呻吟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,此時聲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五、輔助檢查

    1. 泡沫試驗 生后30min 內抽胃液1mL 置于試管中,加95% 酒精1mL,用力振蕩15s,靜置15min 后觀察管內泡沫多少。PS 有利于泡沫的形成和穩(wěn)定,而酒精則起抑制作用,故根據(jù)泡沫多少可初步判斷RDS 的可能性。(-)無泡沫,支持肺透明膜病;(±)試管周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六、治療

    本病屬自限性疾病,自然病程約為5d,若能度過72h,新生兒自身已能產生相當量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質,病變即可逐漸恢復,故應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。治療重點是給氧及改善肺通氣。近年來由于呼吸機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應用,預后已大為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七、鑒別診斷

    1. 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增快癥(neonatal transient tachypnea,TTN) 既往稱為新生兒濕肺(wet lung),是由于新生兒早期肺部生理功能紊亂、肺內液體過多所致。癥狀持續(xù)時間短,預后良好。(1)產生機制:①肺內淋巴管和靜脈轉運液體的功能不完善,使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

八、預防

    (1)做好孕期保健,預防早產。(2)產前孕母注射糖皮質激素:對可能發(fā)生早產的孕婦做羊水檢查,并于分娩前24~48h使用糖皮質激素[國內常用地塞米松10mg/d×(1~2)d)]加以預防。(3)產前孕母注射大劑量鹽酸氨溴索:對有早產可能的孕婦在分娩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新生兒肺臟疾病超聲診斷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