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(yī)學知識 > 烏附曾輔民 > 列表
烏附曾輔民 共有 301 個詞條內容

陽主陰從,扶陽抑陰

    鄭欽安在其著作中反復闡述并強調陽主陰從,扶陽抑陰:“陽者陰之根也,陽氣充足,則陰氣全消,百病不作?!薄瓣柦y乎陰,陽者陰之主也,陽氣流通,陰氣無滯。”這是火神派最基本的觀點及鮮明的特色。曾氏對此亦領會深刻,并融會貫通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廣用

    曾氏留世醫(yī)案中,用姜附等溫熱藥扶陽的醫(yī)案占了絕大多數。筆者2008年跟曾師侍診期間,總共抄錄曾氏醫(yī)案處方1476則,其中用附子、干姜(包括生姜、炮姜)者,占了87.4%,涉及外感、內傷、內外婦兒諸多病種。此外,筆者隨機抽取曾氏2008年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重用烏姜附

    1.重用姜附 曾氏亦承火神派傳人如吳佩衡、范中林、唐步褀輩之醫(yī)風,遵鄭欽安“陰盛極者,陽必亡,回陽不可不急,故四逆湯之分兩,亦不得不重”之訓,不但廣用姜附,而且用則絕對重用,毫不吝嗇,可謂下手頗重,彰顯火神派鮮明的用藥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單刀直入

    火神派理論上強調“陽主陰從”,治療上亦一脈相承,注重“扶陽抑陰”“用陽化陰”“陽生陰長”。曾氏深諳此理此法,大辛大熱,單刀直入,專用姜附,方藥精準,頗具吳佩衡、范中扶、唐步褀等經典火神派名家之風格。觀其醫(yī)案,不論外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精于陰證,尤識虛陽外現

    張存悌老師在《中醫(yī)火神派探討》中指出:“鄭欽安推重陽氣,臨證時首先考慮陽氣損傷情況,對陽虛陰盛亦即陰證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全面的認識。”“尤其是陽虛衍化而出現的種種變證,如陰盛格陽(含真氣上浮和陽虛外越)、陽虛欲脫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詳研醫(yī)理,細辨龍雷之火

    曾氏推崇火神醫(yī)理,注重扶陽固本,在臨證中常以患者陽氣是否受損為辨證之著重點。臨床上雖以陽氣受損而出現多種病癥者最為常見,但不可否認亦有陰虛、陰陽俱虛病癥。正如曾氏所言:“虛火,有陰虛火旺,或陰不抱陽,以及虛陽外浮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辨證論治,重視舌象

    曾氏診病,非常重視患者的神、色、舌、脈,病證真機往往就可通過神、色、舌、脈而被細查。而神、色、舌、脈四者中,舌之紅淡、苔之白黃、津之枯潤,一目了然,最能直接反映疾病之陰陽屬性,這也是鄭欽安總結的“陰陽辨決”“用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經方加火神,如虎添翼

    2012年8月,筆者與張存悌老師于西寧見面,并交流研習曾氏醫(yī)案的心得,張老師非常感慨:“傷寒經方派再合火神派,誠是如虎添翼?!痹喜坏袀?善用經方,而且崇尚火神派,善用姜附,以經方之功底融合火神派陽主陰從之扶陽思想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駁陽常有余,批苦寒傷陽

    作為一名成熟的火神派醫(yī)家,曾氏秉承鄭欽安“陽主陰從,保陽扶陽為先”思想,認為自明·朱丹溪提出“陽常有余”之論以來,滋陰苦寒之風沿襲幾世,人體陰陽偏勝狀況早已發(fā)生了本質變化,從“陽常有余”轉變?yōu)椤瓣幨㈥査ァ薄瓣柍2?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

當歸四逆湯

    曾氏對此方研究頗深,是其一生運用得心應手之方。他在“當歸四逆湯運用體會”一文中全面總結了用此方的經驗:當歸四逆湯列于《傷寒論》厥陰篇,用治血虛肝寒之厥(原文351條“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,當歸四逆湯主之”)。但須注意...[繼續(xù)閱讀]

烏附曾輔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