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詩詞 > 【劉禹錫】 詩詞 > 正文

天論
唐 - 劉禹錫

【上篇】
世之言天者二道焉。拘于昭昭者,則曰:“天與人實影響:禍必以罪降,福必以善徠,窮厄而呼必可聞,隱痛而祈必可答,如有物的然以宰者?!惫赎庲s之說勝焉。泥于冥冥者,則曰:“天與人實剌異:霆震于畜木,未嘗在罪;春滋乎堇荼,未嘗擇善;跖、蹻介焉而遂,孔、顏焉而厄,是茫乎無有宰者。”故自然之說勝焉。余友河?xùn)|解人柳子厚作《天說》,以折韓退之之言,文信美矣,蓋有激而云,非所以盡天人之際。故余作《天論》,以極其辯云。
展開全文
大凡入形器者,皆有能有不能。天,有形之大者也;人,動物之尤者也。天之能,人固不能也;人之能,天亦有所不能也。故余曰:天與人交相勝耳。
其說曰:天之道在生植,其用在強弱;人之道在法制,其用在是非。
陽而阜生,陰而肅殺;水火傷物,木堅金利;壯而武健,老而耗眊,氣雄相君,力雄相長:天之能也。陽而爇樹,陰而揫斂;防害用濡,禁焚用光;斬材窾堅,液礦硎铓;義制強訐,禮分長幼;右賢尚功,建極閑邪:人之能也。
人能勝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則是為公是,非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賞,違之必罰。當其賞,雖三旌之貴,萬種之祿,處之咸曰宜。何也?為善而然也。當其罰,雖族屬之夷,刀鋸之慘,處之咸曰宜。何也?為惡而然也。故其人曰:“天何預(yù)乃事耶?唯告虔報本,肆類授時之禮,曰天而已矣。福兮可以善取,禍兮可以惡召,奚預(yù)乎天邪?”
法小弛則是非駁,賞不必盡善,罰不必盡惡。或賢而尊顯,時以不肖參焉;或過而僇辱,時以不辜參焉。故其人曰:“彼宜然而信然,理也;彼不當然而固然,豈理邪?天也。福或可以詐取,而禍或可以茍免。”人道駁,故天命之說亦駁焉。
法大弛,則是非易位,賞恒在佞,而罰恒在直,義不足以制其強,刑不足以勝其非,人之能勝天之具盡喪矣。夫?qū)嵰褑识酱?,彼昧者方挈挈然提無實之名,欲抗乎言天者,斯數(shù)窮矣。故曰:天之所能者,生萬物也;人之所能者,治萬物也。法大行,則其人曰:“天何預(yù)人邪,我蹈道而已。”法大弛,則其人曰:“道竟何為邪?任人而已?!狈ㄐ〕?,則天人之論駁焉。今以一己之窮通,而欲質(zhì)天之有無,惑矣!余曰:天恒執(zhí)其所能以臨乎下,非有預(yù)乎治亂云爾;人恒執(zhí)其所能以仰乎天,非有預(yù)乎寒暑云爾;生乎治者人道明,咸知其所自,故德與怨不歸乎天;生乎亂者人道昧,不可知,故由人者舉歸乎天,非天預(yù)乎人爾。
【中篇】
或曰:“子之言天與人交相勝,其理微,庸使戶曉,盍取諸譬焉?!?br/>劉子曰:“若知旅乎?夫旅者,群適乎莽蒼,求休乎茂木,飲乎水泉,必強有力者先焉,否則雖圣且賢莫能競也。斯非天勝乎?群次乎邑郛,求蔭于華榱,飽于餼牢,必圣且賢者先焉,否則強有力莫能競也。斯非人勝乎?茍道乎虞、芮,雖莽蒼猶郛邑然;茍由乎匡、宋,雖郛邑猶莽蒼然。是一日之途,天與人交相勝矣。吾固曰:是非存焉,雖在野,人理勝也;是非亡焉,雖在邦,天理勝也。然則天非務(wù)勝乎人者也。何哉?人不幸則歸乎天也,人誠務(wù)勝乎天者也。何哉?天無私,故人可務(wù)乎勝也。吾于一日之途而明乎天人,取諸近也已?!?br/>或者曰:“若是,則天之不相預(yù)乎人也信矣,古之人曷引天為?”答曰:“若知操舟乎?夫舟行乎濰、淄、伊、洛者,疾徐存乎人,次舍存乎人。風(fēng)之怒號,不能鼓為濤也;流之溯洄,不能峭為魁也。適有迅而安,亦人也;適有覆而膠,亦人也。舟中之人未嘗有言天者,何哉?理明故也。彼行乎江、河、淮、海者,疾徐不可得而知也,次舍不可得而必也。鳴條之風(fēng),可以沃日;車蓋之云,可以見怪。恬然濟,亦天也;黯然沉,亦天也。阽危而僅存,亦天也。舟中之人未嘗有言人者,何哉?理昧故也?!?br/>問者曰:“吾見其駢焉而濟者,風(fēng)水等耳。而有沉有不沉,非天曷司歟?”答曰:“水與舟,二物也。夫物之合并,必有數(shù)存乎其間焉。數(shù)存,然后勢形乎其間焉。一以沉,一以濟,適當其數(shù)乘其勢耳。彼勢之附乎物而生,猶影響也。本乎徐者其勢緩,故人得以曉也;本乎疾者其勢遽,故難得以曉也。彼江、海之覆,猶伊、淄之覆也。勢有疾徐,故有不曉耳?!?br/>問者曰:“子之言數(shù)存而勢生,非天也,天果狹于勢邪?”答曰:“天形恒圓而色恒青,周回可以度得,晝夜可以表候,非數(shù)之存乎?恒高而不卑,恒動而不已,非勢之乘乎?今夫蒼蒼然者,一受其形于高大,而不能自還于卑??;一乘其氣于動用,而不能自休于俄頃,又惡能逃乎數(shù)而越乎勢耶?吾固曰:萬物之所以為無窮者,交相勝而已矣,還相用而已矣。天與人,萬物之尤者耳?!?br/>問者曰:“天果以有形而不能逃乎數(shù),彼無形者,子安所寓其數(shù)邪?”答曰:“若所謂無形者,非空乎?空者,形之希微者也。為體也不妨乎物,而為用也恒資乎有,必依于物而后形焉。今為室廬,而高厚之形藏乎內(nèi)也;為器用,而規(guī)矩之形起乎內(nèi)也。音之作也有大小,而響不能逾;表之立也有曲直,而影不能逾。非空之數(shù)歟?夫目之視,非能有光也,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。所謂晦而幽者,目有所不能燭耳。彼貍、狌、犬、鼠之目,庸謂晦為幽邪?吾固曰:以目而視,得形之粗者也;以智而視,得形之微者也。烏有天地之內(nèi)有無形者耶?古所謂無形,蓋無常形耳,必因物而后見耳。烏能逃乎數(shù)耶?”
【下篇】
或曰:“古之言天之歷象,有宣夜、渾天、《周髀》之書;言天之高遠卓詭,有鄒子。今子之言,有自乎?”答曰:“吾非斯人之徒也。大凡入乎數(shù)者,由小而推大必合,由人而推天亦合。以理揆之,萬物一貫也。今夫人之有顏、目、耳、鼻、齒、毛、頤、口,百骸之粹美者也。然而其本在夫腎、腸、心、腹;天之有三光懸寓,萬象之神明者也。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。濁為清母,重為輕始。兩位既儀,還相為庸。噓為雨露,噫為雷風(fēng)。乘氣而生,群分匯從。植類曰生,動類曰蟲。倮蟲之長,為智最大,能執(zhí)人理,與天交勝,用天之利,立人之紀。紀綱或壞,復(fù)歸其始。堯、舜之書,首曰‘稽古’,不曰稽天;幽、厲之詩,首曰‘上帝’,不言人事。在舜之廷,元凱舉焉,曰‘舜用之”,不曰天授;在殷高宗,襲亂而興,心知說賢,乃曰‘帝賚’。堯民知余,難以神誣;商俗以訛,引天而驅(qū)。由是而言,天預(yù)人乎?”
收起
[ 釋文或賞析] >>
更多詩詞內(nèi)容,請進入學(xué)習(xí)中心 >>
開通會員,享受整站包年服務(wù)立即開通 >

劉禹錫

劉禹錫,字夢得,唐朝洛陽(今河南省洛陽)人唐朝文學(xué)家,哲學(xué)家,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監(jiān)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,有“詩豪”之稱。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(xué)相傳的書香門第。政治上主張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(今湖南常德)。據(jù)湖南常德歷史學(xué)家、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“漢壽城春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