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歷史 > 梓州史考 > 列表
梓州史考 共有 128 個詞條內(nèi)容

附1:關于倉山及“郪濮”邦邑演變

    綜合各種史料和傳說,推測其大致走向為:(1) “郪濮” 遷徙入居郪江流域時,最先將部落酋長邦邑,建在其領地飛烏山 (今中江縣倉山鎮(zhèn)郪城村),這與濮族原始部落習性,及早期為狩獵部落的生產(chǎn)生活有關。(2) 隨著巴蜀及涪江流域先進文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附2:關于“商父乙鼎”來源歸屬之爭

    文史界對“商父乙鼎” 的來源歸屬,有兩種爭議:1. “商父乙鼎” 屬周天子賞賜參與 “會盟伐紂” 有功之“濮”的鎮(zhèn)邦之器 (見前述)。其出土于原郪域早期邦邑之地倉山,推測有三:(1) 周天子封賜“西有九國” 時,將繳獲的“商父乙鼎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1.史家史考證據(jù)

    (1) 《華陽國志·巴志四》 “周之季世,巴國有亂?!?“周顯王時,巴國衰弱?!?2) 任乃強《華陽國志校補圖注》解 (12): “濮……如古之彭國、苴國、郪國,與所謂賨王領地,似皆百濮部落演變成也。其已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者,則為賨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2.史志、典籍明載證據(jù)

    (1) 《漢語大字典》“郪: 《姓纂》 引 《國名紀》 云: 古郪國,在梓 (州) 之郪縣?!薄对托兆搿?為唐憲宗下旨宰相李吉甫,命朝議郎、太常博士林寶,于元和七年 (公元812年) 修撰成書,為正式官方史志。《漢語大字典》,1975年由國家出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3.“王”與“國”的辯證證據(jù)

    (1) 《華陽國志·李雄傳》: “既克成都,眾皆饑餓,(李) 驤乃將民入郪王城食谷芋。”(2)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: “郪縣,有山原田,富國鹽井?!?3) 《太平寰宇記》: “郪舊縣,在今縣(指三臺) 南九十里,臨江,郪王城基址尚存?!?4) 清《讀史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五、古“濮”“郪”王國獨立存在證據(jù)

    《漢書·地理志》: “巴蜀廣漢,本南夷,秦并以為郡?!薄短藉居钣洝? “郪有鹽井銅山之富。本南夷,周末,秦并以為郡。”“廣漢”,漢代拆古郪王國地域,分建郪縣 (三臺郪江)、廣漢(射洪柳樹) 二縣。郪縣轄今三臺、鹽亭、中江、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六、“古郪王國”領地范圍考

    關于古郪王國的領地范圍,史載不是十分明確,而否定古郪王國存在者,亦對其大致轄域“以郪王城,即今三臺郪江鎮(zhèn)為中心,包括今三臺、中江、鹽亭、射洪、大英、蓬溪、遂寧、潼南八縣全部,輻射安岳、樂至、金堂、德陽部分地域為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七、古郪“鹽、銅”考

    鹽1. 《左傳》成六年:“諸大夫皆曰:必居郇瑕氏之地,沃饒而近鹽,國利君樂,不可失也……夫山澤林鹽,國之寶也?!?. 《華陽國志·蜀志》: “郪有山原田,富國鹽井?!?任乃強《華陽國志校補圖注》解為: “富國鹽井,漢、晉間郪甚著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附:巴蜀井鹽開發(fā)相關史載

    1.巴鹽據(jù)《華陽國志》《華陽國志校補圖注》 載: 川東巫溪巴人母系氏族“巫” 部落時期,因于巫溪河流域大寧寶源山狩獵逐鹿,見鹿舔于土,而發(fā)現(xiàn)“鹽泉”,“巫人” 時始“煮波而鹽”,并以巫溪為中心,先后開發(fā)奉節(jié)白鹽磧、彭水郁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

八、古郪王國物產(chǎn)、風俗

    常璩《華陽國志·巴志》: “土植五谷,牲具六畜。桑、蠶、麻、魚、鹽、銅、鐵、丹、漆、茶、蜜、靈龜、巨犀 (水牛)、山雞、白雉、黃潤 (布)、鮮粉,皆納貢之。果實之珍者,樹有荔支,蔓有辛蒟,園有芳蒻、香茗、給客橙、蕟(bo,藥材...[繼續(xù)閱讀]

梓州史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