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歷史 > 通鑒紀事本末 > 列表
通鑒紀事本末 共有 2160 個詞條內(nèi)容

元狩元年。

    淮南王安與賓客左吳等日夜為反謀,案輿地圖,部署兵所從入[1]。諸使者道長安來,為妄言,言“上無男,漢不治”,即喜;即言“漢廷治,有男”,王怒,以為妄言,非也[2]。王召中郎伍被與謀反事,被曰:“王安得此亡國之語乎!臣見宮中生荊棘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王有孽子不害,最長,王弗愛,王后、太子皆不以為子、兄數(shù)[1]。

    不害有子建,材高有氣,常怨望太子,陰使人告太子謀殺漢中尉事,下廷尉治[2]。王患之,欲發(fā),復問伍被曰:“公以為吳興兵是邪?非邪?”被曰:“非也。臣聞吳王悔之甚,愿王無為吳王之所悔?!蓖踉?“吳何知反!漢將一日過成皋者四十余人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于是王乃作皇帝璽,丞相、御史大夫、將軍、軍吏、中二千石及旁近郡太守、都尉印,漢使節(jié)。

    欲使人偽得罪而西,事大將軍,一日發(fā)兵,即刺殺大將軍[1]。且曰:“漢廷大臣,獨汲黯好直諫,守節(jié)死義,難惑以非,至如說丞相弘等,如發(fā)蒙振落耳[2]?!蓖跤l(fā)國中兵,恐其相、二千石不聽,王乃與伍被謀先殺相、二千石。又欲令人衣求盜衣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會廷尉逮捕淮南太子,淮南王聞之,與太子謀,召相、二千石,欲殺而發(fā)兵[1]。

    召相,相至,內(nèi)史、中尉皆不至[2]。王念獨殺相無益也,即罷相[3]。王猶豫,計未決。太子即自剄,不殊[4]?!咀⑽摹縖1] 會:恰好,正好。  淮南太子:即劉遷。參見前“太子遷”條注。[2] 內(nèi)史:官名。內(nèi)史之職掌,歷代有所差異。西周置。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伍被自詣吏,告與淮南主謀反,蹤跡如此。

    吏因捕太子、王后,圍王宮,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,索得反具,以聞。上下公卿治其黨與,使宗正以符節(jié)治王[1]。未至,十一月,淮南王安自剄,殺王后荼、太子遷,諸所與謀反者皆族[2]。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,欲勿誅[3]。廷尉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衡山王上書請廢太子爽,立其弟孝為太子。

    爽聞,即遣所善白嬴之長安上書,言孝作輣車鍛矢,與王御者奸,欲以敗孝[1]。會有司捕所與淮南謀反者,得陳喜于衡山王子孝家。吏劾孝首匿喜,孝聞律“先自告除其罪”,即先自告所與謀反者枚赫、陳喜等[2]。公卿請逮捕衡山王治之,王自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漢武帝元朔三年。

    初,匈奴降者言:“月氏故居敦煌、祁連間,為強國,匈奴冒頓攻破之[1]。老上單于殺月氏王,以其頭為飲器,余眾遁逃遠去,怨匈奴,無與共擊之[2]?!鄙夏寄芡ㄊ乖率险?漢中張騫以郎應募,出隴西,徑匈奴中,單于得之,留騫十余歲[3]。騫得間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元狩元年。

    初,張騫自月氏還,具為天子言西域諸國風俗:“大宛在漢正西,可萬里[1]。其俗土著,耕田。多善馬,馬汗血。有城郭、室屋,如中國[2]。其東北則烏孫,東則于寘[3]。于寘之西,則水皆西流注西海;其東,水東流注鹽澤[4]。鹽澤潛行地下,其南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元鼎二年。

    渾邪王既降漢,漢兵擊逐匈奴于幕北,自鹽澤以東空無匈奴,西域道可通[1]。于是張騫建言:“烏孫王昆莫本為匈奴臣,后兵稍強,不肯復朝事匈奴,匈奴攻不勝而遠之[2]。今單于新困于漢,而故渾邪地空無人。蠻夷俗戀故地,又貪漢財物,今誠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

騫既至烏孫,昆莫見騫,禮節(jié)甚倨[1]。

    騫諭指曰:“烏孫能東居故地,則漢遣公主為夫人,結(jié)為兄弟,共距匈奴,匈奴不足破也[2]?!睘鯇O自以遠漢,未知其大小;素服屬匈奴日久,且又近之,其大臣皆畏匈奴,不欲移徙[3]。騫留久之,不能得其要領,因分遣副使使大宛、康居、大月氏...[繼續(xù)閱讀]

通鑒紀事本末